“不稼曷禾收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不稼曷禾收”这个成语出自宋代李曾伯的诗,原意是说不努力耕种,怎么会有收获呢?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,但细想确实戳中了生活的本质。现代人追星、炒股、创业,哪个不需要“稼”?不努力刷票、学习粉丝运营的明星,怎么红得起来?不研究行情、不懂分析的股民,怎么赚大钱?不努力学习、不踏实做事的创业者,怎么能成功?
再想想,生活中那些“躺平”的人,是不是也在用行动诠释着“不稼曷禾收”的反义词?年轻人找个轻松的工作,就觉得天下太平,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被社会淘汰。就像农民不播种,秋天怎么可能有好收成?
说到底,“不稼曷禾收”就是让我们明白:天上不会掉馅饼,努力是成功的必经之路。你今天努力的样子,才是决定明天幸福程度的关键因素。当然,努力≠盲目,得找对方向,别像南辕北辙的那个人。
“不稼曷禾收”出自宋代李曾伯的《送子倅宜春》。
“不稼曷禾收”全诗
《送子倅宜春》
宋代 李曾伯
爱子喜能仕,恋亲犹欲留。
肯堂斯室就,不稼曷禾收。
持此一廉往,绰然千里游。
彼邦存学记,熟复勿贻羞。
作者简介(李曾伯)
李曾伯(1198~1265至1275间) 南宋词人。字长孺,号可斋。原籍覃怀(今河南沁阳附近)。南渡后寓居嘉兴(今属浙江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