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向迹虽愚谷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向迹虽愚谷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向迹虽愚谷”这句诗出自唐代张九龄的《候使登石头驿楼作》,听起来像是古人写的一句玄乎乎的诗,但细品一下还挺有意思。这句诗字面意思是说“虽然追寻到愚谷这个地方”,但结合整首诗来看,张九龄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,同时也在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。这位张九龄可是唐代的名相,不仅政绩突出,还是个诗人,诗风清淡,不走华丽路线。他这句诗给人一种“我虽然追求名利,但心里更向往简单生活”的感觉,像不像我们现在所说的“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”?

再想想,张九龄能写出这种深沉的诗句,估计和他后来被贬谪的经历有关。这种“向迹虽愚谷”的心态,是不是也在暗示他即使身处高位,也不忘本?这种精神,放在现在,不就是在说那些虽然有钱有权,但内心依然保持纯粹的人吗?

说到这儿,你可能会想,现在还有没有像张九龄这样的“智者”呢?其实,生活中那些能在喧嚣中保持内心平静的人,何尝不是现代的“愚谷”者呢?他们或许不像名利场中的人那样耀眼,但他们的精神境界,才是真正的“智者”风范。

“向迹虽愚谷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向迹虽愚谷”出自唐代张九龄的《候使登石头驿楼作》。

“向迹虽愚谷”全诗

《候使登石头驿楼作》

唐代 张九龄

山槛凭南望,川途眇北流。

远林天翠合,前浦日华浮。

万井缘津渚,千艘咽渡头。

渔商多末事,耕稼少良畴。

自守陈蕃榻,尝登王粲楼。

徒然骋目处,岂是获心游。

向迹虽愚谷,求名异盗丘。

息阴芳木所,空复越乡忧。

作者简介(张九龄)

张九龄(678-740) : 唐开元尚书丞相,诗人。字子寿,一名博物,汉族,韶州曲江(今广东韶关市)人。长安年间进士。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后罢相,为荆州长史。诗风清淡。有《曲江集》。他是一位有胆识、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名相。他忠耿尽职,秉公守则,直言敢谏,选贤任能,不徇私枉法,不趋炎附势,敢与恶势力作斗争,为“开元之治”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他的五言古诗,以素练质朴的语言,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,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,贡献尤大。誉为“岭南第一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