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计算持续期
持续期(Duration)是金融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,用于衡量债券或类似金融工具的利率风险。它表示固定收益证券的加权平均到期时间,即未来各期现金流支付所需时间的加权平均值。
持续期的计算
持续期的计算公式如下:
```持续期 = Σ(Ct × t) / P```
其中:
`Ct` 是第 `t` 期现金流;
`t` 是第 `t` 期现金流发生的时间(以年为单位);
`P` 是债券的当前市场价格。
例子
假设有一债券,其未来三年的现金流分别为 689.65 元、1487.50 元和 1847.50 元,市场价格为 998.10 元。则其持续期计算如下:
```持续期 = (689.65 × 1 + 1487.50 × 2 + 1847.50 × 3) / 998.10= (689.65 + 2975.00 + 5542.50) / 998.10= 9207.15 / 998.10≈ 9.23 年```
应用
持续期用于衡量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。当市场利率上升时,债券价格通常会下降,持续期较长的债券比持续期较短的债券价格下降得更多。因此,持续期可以作为投资者进行债券投资时考虑利率风险的一个指标。
注意事项
持续期计算假设所有现金流都在每年的相同时间发生。
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对现金流进行更精细的估计,考虑不同时间点发生的现金流。
对于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,持续期的计算方法和解释可能有所不同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如何计算间隔基期?
有效期计算公式是什么?
如何计算持续时间的加权平均值?